【试管技术再突破:我国胚胎养殖率攀升至65%,专家提醒理性看待成功率】
本报记者 王晓宁
近年来,随着辅助生殖技术迅速发展,"试管婴儿"已成为不孕不育家庭的重要选择。记者从国家卫健委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质控中心获悉,2023年我国试管婴儿胚胎养殖率(即体外培养形成可用胚胎的比例)平均达到65%,较五年前提升近15个百分点,部分头部生殖中心数据甚至突破70%。
"胚胎养殖率是试管婴儿成功的第一道关卡。"北京协和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郁琦教授解释,该指标指精卵结合后发育至第3天或第5天优质胚胎的比例,受卵子质量、实验室环境等多因素影响。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囊胚培养技术,通过模拟母体环境的培养箱,可使胚胎存活率显著提升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专家强调养殖率≠妊娠成功率。上海瑞金医院生殖中心医生张炜提醒:"从胚胎到活产还要跨越染色体筛查、子宫环境等多重考验。"数据显示,35岁以下患者单次移植活产率约为40-50%。
随着玻璃化冷冻、时差显微成像等新技术应用,我国已有536家医疗机构获批开展辅助生殖技术。专家建议,患者应结合自身情况,在正规医疗机构制定个性化方案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