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学除醛新突破:专家解密"去结合态甲醛"最优解
【本报讯】甲醛污染问题频登热搜,尤其"结合态甲醛"因潜伏期长、释放周期久,堪称室内空气"隐形杀手"。近日,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团队发布《室内甲醛治理白皮书》,指出传统通风、活性炭吸附仅对游离甲醛有效,而攻克结合态甲醛需"三重战术"。
第一重:高温熏蒸"逼出"深藏甲醛
研究显示,结合态甲醛藏匿于板材、胶粘剂深层,常温下释放缓慢。团队建议采用专业熏蒸设备,将环境温度提升至50℃以上,加速甲醛分子活动,使其从结合状态分离。北京某检测机构实验数据表明,高温处理可使板材甲醛释放效率提升3倍。
第二重:光触媒+空气对流"动态围剿"
"光触媒在紫外线作用下产生强氧化性,能分解挥发出的甲醛分子。"项目负责人李教授介绍。配合工业级风扇形成空气对流,可将分解产物迅速排出。上海某除醛公司实测,该组合方案可使室内甲醛浓度48小时内下降75%。
第三重:封闭剂构筑"分子护城河"
针对持续释放的污染源,专家推荐使用甲醛封闭剂。"这种纳米级涂料能在物体表面形成致密膜,有效阻隔甲醛外溢。"不过警示消费者需选择具有CMA认证的产品,避免二次污染。
目前,该方案已在北京30户新装修家庭试点,六个月后复检达标率100%。专家强调,治理后仍需持续监测,推荐使用电化学传感器检测仪,数据误差小于5%。 (记者 方晓婷)